夜鷺、小䴙䴘、黑水雞……

除了去動物園,
這些水鳥你平時見過嗎?
其實它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!
鳥類是人們在城市中最常遇見的動物朋友,它們在維護城市生態平衡,美化城市風景等方麵起著重要作用。
同時,鳥類物種多樣性和群落豐富度是衡量城市生態環境優劣的一個指標。
近日,徐匯區生態環境局發起了2022年徐匯區河濱水鳥公眾調查活動,對徐匯區重點河段15個點位的水鳥進行了實地調查。
徐匯區棲息著哪些水鳥?
這些水鳥更喜歡在哪些河道出沒?
人為活動對鳥類有什麽影響?
帶著這些課題,活動麵向徐匯區的中小學生、自然愛好者和環保誌願者進行了招募。誌願者經過在線觀鳥培訓後,利用空餘時間進行隨機觀察記錄,再將區域內河道濱岸常見水鳥活動的時空軌跡數據通過“聽見萬物”小程序上傳。
在徐匯區康健園附近的河道旁,記者遇見了誌願者胡悅揚和她的爸爸媽媽,這一家三口一起參加了實地調查。“還是她帶著我們‘入坑’的呢!”胡悅揚的媽媽笑著說。今年剛讀預初的胡悅揚已經是一位有兩年觀鳥經驗的鐵杆“鳥友”,在她的影響下,全家都迷上了觀鳥。“之前一直是在南匯東灘觀鳥的,離家比較遠。”胡悅揚說,“所以想看看自己身邊有什麽鳥,了解一下家附近河道的多樣性。”
同樣是資深“鳥友”的胡峻瑋和胡欣諾兩兄妹,不僅自己熱愛觀鳥,還在學校裏搞起了觀鳥社團。說起觀鳥最開心的體驗,胡欣諾說格外享受獨自觀察發現水鳥的時候:“如果是自己發現的一些鳥種,即使是很常見的‘四大金剛’或者白頭鵯都會很開心。”
“我其實從兩年前已經就開始做誌願者了。”胡峻瑋有個網名叫“KIWI”,也就是無翼鳥,他是“鳥友群”裏的活躍者,“這次來做觀鳥誌願者主要的目的是調查徐匯區的水鳥情況,並且對它的保護做出一些更好的方案。”
“徐匯區雖然屬於上海市城區,但是經過我們的調查,發現河道等區域的鳥種其實是不少的。”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、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生物係副教授張東升告訴記者,在徐匯區棲息的水鳥主要包括白鷺、夜鷺、黑水雞、小䴙䴘,而林鳥也有白頭鵯、麻雀、珠頸斑鳩、棕背伯勞、遠東山雀等。
據統計,今年夏季誌願者們共發現了河濱野鳥有22種,其中有6種是水鳥,主要是以夜鷺和小白鷺為主。此外在徐匯區的蒲匯塘、漕河涇港,還發現了小䴙䴘、黑水雞等對水環境要求相對較高的鳥種。
上海自然博物館和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參與了本次調查,通過分析水鳥活動與河道水環境之間的關係,評估不同河段生態修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際效果,從而為中心城區河道生態治理和保護對策研究提供依據。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朱英表示:“通過對水鳥等指示生物的觀測,我們可以評估河道的水環境健康狀態,當前徐匯區的河道水生態係統主要處於恢複初期階段。”
“經過治理的河道,可以給鳥類提供它們需要的生存環境,河道就會變成一個生物多樣性相對比較好的區域,因為它有水源,有食物,也有隱藏的地方。”張東升表示,“生物多樣性提升之後,也可以變成市民喜歡遊玩休閑的地方。”
記者:傅文婧、劉曉晶、蔡宇航
編輯:陳思宜
校對:潘麗娟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